对抗性的男性气质
作为关于亚裔美国人男性气质的专题著作的一部分,詹?雅金森对于李小龙的讨论,既分析了对于被压迫者的胜利的叙述,又分析了李小龙的男性气质,是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讨论中比较独特的。绝大多数的评论家都没有能够将被压迫者的胜利和李小龙所展示的那种男性气质联系起来思考。甚至在詹?雅金森的著作中,男性气质也是单独存在的,并没有关于男性气质的不同存在方式的讨论。也许,这正是为什么其它作者不讨论李小龙所体现的那种男性气质的原因;也许这样再“自然”不过了:只有具有男子气概的男人才能够象征人们在他的叙述中看到的那种属于大家所有的“重新授权”(communal re-empowerment), “男性气质”只有一种形式。
例如,罗贵祥在提到马修?图勒(Matthew Turner)关于香港在1960年代向“现代西方的健康、仪态和心理模式”转向的研究时,加上了这样的话,“西方的健身/健美运动与中国功夫无与伦比的结合(詹姆斯?邦德的空手道与中国大陆的轻功/飞行动作相互渗透),在李小龙的形象中得到完美的展现……” 这是一种非常说明问题的观察,它指出了其它类型的华人男性气质与西方的肌肉型文化(muscle culture)之间的张力关系;但是,罗贵祥没有沿着这条调查线索继续追问下去。同样地,伊冯?塔斯克尔(Yvonne Tasker)在她关于中国武侠动作电影中的种族和男性气质的论文中,略微提到不同的男性气质,她是这样评价的,“华人英雄常常为了群体、并且作为群体的一份子而战斗,但是,在美国的文化传统中,英雄已经变成一个越来越孤立的形象(孤胆英雄)。” 但是,伊冯?塔斯克尔(Yvonne Tasker)在这里含蓄地将华人群体意识和美国个人主义当作一些固定不变的文化品质/特征,而不是作为处于动态争论中的不同形象,即在各种不同的、但是伴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全球“自由贸易”到来而不断相互连接的空间中,一个真正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动态的争论中的不同形象。
雷金庆(Kam Louie)[最近出版的关于华人男性气质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他详细说明了两种长期存在的男性气质,这两种气质在华人社会都是根深蒂固的。“文”或者优雅的男性气质是以孔子和文人作为象征的,强调的是文化内涵而不是身体能力。文人气质对于女性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文人可能会与妇女嬉戏调情,但是到了最后总会放弃情欲的快感,以成全他道德伦理的义务;“武”或者尚武的男性气质是以关帝(吴宇森的很多电影中都供奉着他的塑像)以及居住在民间社会之外的神秘空间(江湖)中的武侠形象作为象征的。这些英雄人物强调身体的力量和技术。除非是酩酊大醉,他们完全避开女人;他们主要的承诺是针对他们的歃血为盟的兄弟的。尚武英雄的身体比文人书生的身体更加暴露,文人书生的身体往往被包裹在飘逸的袍子里面。但是在以上这两种情况下,男性的身体都不是被情欲化的:尚武英雄的身体仅仅只是象征着他的武术力量。 事实上,“肌肉”一词直到19世纪从西方的解剖学研究中挪用过来之前,中国语言里并不存在这个概念。 早期中国文化中男性身体的这种特殊的“不可见性”,是与在与西方世界接触之前的中国艺术中,更大范围内的“身体缺席”密切相关的。
雷金庆(Kam Louie)指出,“李小龙的银幕角色具有忠诚、正直和义气三大品质,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尚武英雄。”他还指出,“就像传统叙事中的武侠英雄一样,即使(甚至)他周围的女人都渴望着他,李小龙的角色也不会像文人常常会做的那样去和那些美丽的女人柔情蜜意:他总是首先献身于他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詹?雅金森好象没有意识到这些不同的男性气质,所以只是在美国男性气质的传统框架内阐释李小龙的行为,他说,“李小龙所塑造的形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长制的或者厌女症的人物。李小龙的各种角色既不压迫女性角色,也不表现出詹姆斯?邦德式的夸张的异性行为歧视。” 但是,在尚武的男性气质传统中,李小龙的行为不是取悦女人的,而是非常家长制的、厌恶女性的(视红颜为祸水的);他要么出于自己与她们的家庭之间的关系,将保护她们视为自己的责任;要么将她们当作分散注意力的危险物,然后置之不理。
这种阐释的差异也清楚地表明,亚裔美国人和传统华人对尚武英雄的不同期待之间具有潜在的张力关系。对詹?雅金森而言,李小龙令人失望地“塑造了西方文化替亚洲男子建构的无性欲角色,并且从来没有和片中的女性角色过过夜——这在詹姆斯?邦德影片中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美国文化传统中体现男性成就的行为,在华人尚武的男性气质传统中,很可能就是一种失败的标志。(尽管这已经超出了本文要论述的范围,这些紧张关系仍然困扰着华人男性功夫明星进军跨国市场的努力,李连杰和成龙他们对性活动的尴尬的处理恰好揭示了这些相互冲突的文化期待之间的困境)。
雷金庆(Kam Louie)既没有把这两种华人男性气质当作一成不变的气质,也没有把中国当作一个封闭的、不受世界其它文化影响的实体。国际性的成功将李小龙现象塑造为“华人尚武男性气质在国际舞台上的胜利(再次肯定),”雷金庆(Kam Louie)声称。但是,按照罗贵祥对于1960年代香港健身/健美狂热风潮的评价,他也指出,“美国媒介对世界的统治意味着,很多美国影像和图像所表现的西方男性偶像在中国已经获得越来越普遍的接受”;并且承认,李小龙对自己身体的展示、连同关于他在银幕之外(私生活中)乱搞女人的谣言一道,共同违背了传统的尚武男性气质,因为这种展示“流露出很多性欲的元素”。因此,李小龙不仅意味着“对尚武男性气质的再度肯定”,而且意味着对这种男性气质的修正“以便适应华人移民新的混杂的文化”。
但是,雷金庆很可能低估了李小龙对于已经确立的尚武男性气质典范的背离。首先,对于情欲化的身体的展示就是对过去所有武术明星的令人震惊的背离。早期香港动作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出场的时候,不仅穿着衣服,而且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完全不强调身体本身。这种情况不仅对于电影中的剑客是存在的,而且对于像李小龙本人这种首先以武术动作为基础的功夫影星也是一样的。比如,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非常流行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扮演黄飞鸿的关德兴总是穿着黑色的长袍。这种情况只是在张彻的电影中才开始改变。
尽管李小龙的自我身体展示在武术电影类型中曾经是非常新颖的,但是,健美的身体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在中国电影中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早在1930年代,黎莉莉就穿着泳装和运动衣出现在《体育皇后》(1936)中;在《大路》(1935)中,男性电影明星扮演的筑路工人也把衣服脱到腰间,被迫敞着胸膛、光着膀子替日本鬼子修路。这部电影描绘了一个著名的男性裸体场景,但是这种幽默的刺激在1949年之后消失了。身体展示仍然在新中国的电影中继续,但是完全被限制在健康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国家建设的活动中。例如,在极度降低情欲化的运动类型电影《女篮5号》中,为国家篮球队打球就是一个将自己投身于国家建设的隐喻。
考虑到这段范围更广的历史,李小龙对华人尚武男性气质和美国男性气质的糅合,就不能被相互割裂地解读,而是要与对李小龙电影中被压迫者的胜利的叙述,所进行的各种民族主义的和反殖民主义的阐释结合起来解读。在李小龙通过他的电影和银幕形象为华人/亚洲/第三世界维护权益的同时,他也通过对男性气质的坚持来达到这一目的。
另外,在一个动态的华人语境中,李小龙也意味着这样一种选择:选择“尚武”的男性气质、而不是文人的男性气质,来完成为华人/亚洲/第三世界维护权益的使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正如雷金庆(Kam Louie)所指出的,一般而言,人们对于“武”的评价不如对高雅的“文”高,“文”通过凌驾于扩张与暴力之上的道德伦理来强调对秩序和规则的服从,而扩张与暴力都是与“武”密切相关的。事实上,李小龙电影中一再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就是,推翻墨守陈规的“文”的必要性,因为“文”坚持反对使用武力。在《唐山大兄》中,李小龙的母亲曾经警告他不要打架,但是到了最后,为了追求正义,他不得不出手;在《精武门》中,精武门的师父们在教徒弟时,都要告诫他们要把武术当作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但是,李小龙不能让自己的师父白白地冤死在日本人手里;在《猛龙过江》中,王伯父告诉年轻的服务生,给敲诈他们的意大利流氓付钱都可以,但千万不要打架;但是事实证明他已经被坏人收买了。
根据澄宇的观点,这种叙述模式是与“中国人对挑衅的忍耐力非常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武”这种性格是相一致的。 的确是这样,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能释放自己的武力。但是,《猛龙过江》也标志着对一般规则的一种重要的背离,那就是,李小龙从美国传统中借鉴来的现代的、跨国的“新武”男性气质。通常,“武”的暴力所造成的(即使是)合法的、道德的惩戒(破坏),也必须最终被消除;即使武力是用来回复秩序的,也绝不例外。这就是为什么李小龙在《唐山大兄》的结尾被逮捕、在《精武门》的结尾被华人租界警察射杀的原因。但是,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不是被逮捕或者被枪杀,而是与他的堂姐道别,让她继续和平地经营餐馆,自己则回到现港。这种情况在美国的西部片中有一个对应物:在挽救了她的生命和家园之后,遗憾地留下那个年轻的寡妇,牛仔起着骏马朝着夕阳走去……在《龙争虎斗》中,李小龙更加全面地借鉴了美国枪战片中的男性气质套路,比如,他被(MI-5)雇用来专门去抓坏人韩。
李小龙的“新武”男性气质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借鉴美国的男性气质传统。李小龙不再委曲求全的时刻,不只是出现在因为愤怒至极、以典型的“武”的方式,全力与敌人战斗的时候了;这样的时刻还常常出现在李小龙脱掉衬衣、暴露出强健的上身的时候。不像其他所有的华人武术电影明星,李小龙尽情地展示他强健的肌肉,就像1950年代的“剑与凉鞋”(sword-and-sandal)电影明星曾经做过的那样, 以及施瓦辛格和史泰龙在后来的电影中将要做的那样。另外,女性角色对李小龙的反应表明,李小龙的身体展示不仅是一种武器或者武力的展示,而且是一种情欲的契机。但是,李小龙的“新武”男性气质和和美国男性气质之间的一直存在着差别,还是可以在《龙争虎斗》中看到。李小龙的两个同伴,无论是那个白人还是那个非裔黑人,他们都不会对在比武的前夜和韩送来的女人睡觉感到疑虑或者内疚——实际上,那个非裔美国黑人的角色是依照带有种族主义偏见的纵欲过度的原型设计的。相反,李小龙拒绝了所有的这类诱惑,保持了“武”的核心价值,避免与女人绞在一起,以免她们伤了自己的元气或者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
精彩图片推荐
精彩文章推荐
- 2011 AFEEX 亚洲体适能交流大会讲师介绍查看:2744
- 健身在我手上死亡 祭奠我的大块头梦想查看:2077
- 健网倡导的主流文化与价值观查看:2428
- 英伦国际——扬帆领航查看:2210
- 第二部分:肌肉上瘾症(1)查看:4050
- 第二部分:肌肉上瘾症(3)查看:3528
- 第六部分:“猛男情结”的治疗方法(3)查看:3542
- 科比回信北川截肢男孩,并送签名篮球海报。查看:2616
- 第三部分:男性的饮食障碍(4)查看:1782
- 第三部分:类固醇与“猛男情结”的密切关系(5)查看:2087
- 第三部分:类固醇与“猛男情结”的密切关系(2)查看:3443
- 李小龙与酷儿身体查看:3286
- 李小龙的身体-被压迫者的胜利(二)查看:2049
- 李小龙的身体-被压迫者的胜利(一)查看:1915
- 李小龙的身体-综论查看:1914
- 第一部分:大量使用类固醇的效应(2)查看: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