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快速增肌
时间:2005-04-21 21:01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957次
【同志心情】同志出櫃 父母無奈祝福 (蘋果日報) 在同志圈有句流行語:「當孩子出櫃(come out)後,父母就入櫃了。」因為緊接著,雙親立刻面臨如何面對孩子是同志的事實,同時還得承受親戚朋友的眼光,因而陷入恐慌的無助深淵。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同志父母,在經歷過風風雨雨後,仍然接受了同志孩子選擇另一種幸福的權利。
相當賣座的女同志影集《The L Word》中(L意指Lesbian『女同性戀』),曾出現不少同志孩子與父母的良性互動溝通;甚至還有一段網球選手Dana,向身為保守政治人士的父母出櫃的情節,但最後結局卻是鬧得不歡而散,父母更是立刻頭也不回地驅車離去。
然而,在一部同志電影《放輕鬆.隨性做》中,一名美麗又事業有成的女同志,在出櫃9年後,敵不過另一位男人的魅力,就此轉為異性戀;但此舉卻讓她那對原本在「同志父母聯誼會」裡,很吃得開又風光出書的老爸媽頓時丟光了臉,再也不能發表什麼「陪同志女兒成長」的動人感言。
以上的電影情節,雖然在一般人眼中顯得不可思議,但對於一些終日無法將真實自我昭告天下的同志來說,卻是內心最殷切盼望的世界。尤其是在兩代關係緊密的華人文化中,「同志身分」成了親子間一道不可承受之重的鴻溝;於是,「出櫃」即成了同志們的重大課題,父母也總成為最後才被考慮告知的對象。
只是,身為同志,一定會變成孤獨的「孽子」嗎?「那可不一定!」目前就讀於某國立大學的小夕(化名),就是個開朗活潑、整天掛著笑容的傻大姐型女同志。打從懵懂的國二開始,她心裡就有個暗戀多年的女同學,還在床頭貼上對方的名字,當做自己不賴床的動力,但卻也因此被媽媽發現她的同志傾向。
不過,身為教師的母親當時並不以為意,只當這是孩子唸女校的過渡期;直到小夕上了高二,在保守的女子中學裡,大膽的與她的「T」(外型較具陽剛氣質的女同志)女友在校門口相擁,在校內鬧得滿城風雨時,她母親才開始正視這個情況。
小夕回憶著說:「那時我媽很自責的問我:『是不是家裡給你的愛不夠?讓你唸了6年女校是不是個錯誤?』;我爸則是默默地難過。」然而,從小就對小夕的教育,採開明、尊重態度的母親,逐漸透過學佛、研究心理學書籍,慢慢接受了同志孩子的性向。
後來,她更語重心長的對小夕說,她把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只希望孩子能好好長大成人,得到幸福的人生;至於她的歷任女友,她只想要小夕將最後那個最穩定的「另一半」帶回家讓她看看。可見,不管孩子的性向為何,父母的愛絕對敵得過那些所謂「正常」或「異常」的社會價值觀。
「如果連我都不愛自己的孩子,還有誰會真心接納他╱她?」這是一位有個同志孩子的母親,在《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一書中最誠摯的呼喊。
該書作者群同志諮詢熱線指出,他們六年來接過許多同志的父母親諮詢電話;普遍來說,大多數父母都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得知小孩是同性戀,雖然有的父母已經多少猜到,但當事情爆發的那一刻,還是會以各種不同的反應來表現其慌亂與不安,甚至會憤怒到將子女趕出家門。
同志諮詢熱線的父母親人座談會帶領人阿球(化名)表示,接觸過許多同志的父母親心聲,才慢慢了解到那種用語不太順暢的背後真相,其實是想說卻找不到適當的語言表達、想關心卻無從關心起的尷尬。
此外,阿球說,在座談會中那些或侃侃而談、或熱淚盈眶、或訕訕不語的父母與親人,在逐漸改變原有的性別價值觀,願意站在孩子的身邊,努力去理解同志的世界,也在在都顯示著雙方都在努力向對方靠攏,而且也相信總會有方法,可以讓彼此的心再度相會、擁抱。當徬徨失措時,就是這樣的信念,讓同志的父母親依然張開雙臂,將家的溫暖傳送到孩子心中。
精彩图片推荐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