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教小店销售榜
时间:2005年11月26日 16:35 标签: 深蹲 健身教练 腹肌 训练计划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34863次

  健美运动是力与美的展现,但又有谁知道健美运动员在塑造美的过程中,克服了多少艰辛,付出了多少汗水、眼泪和鲜血。健美运动员,特别是那些女性,她们对我触动也很大。她们在我心目中,既是美丽更是坚忍的象征。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久违了的我们民族精神,这是在看足球比赛时难得发现的,而相比那些球星,她们竟是如此默默无闻,不计得失,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她们,使我改变了我的审美观:女孩子不一定要多漂亮,但必须够壮。“身材”比脸蛋更重要,脸蛋儿太漂亮的,总让人感觉$&*不住;练健美的女孩就不同了,人们在欣赏健美表演时,很难想象台上流洒自如的选手背后付出的代价。健美训练很艰苦,对饮食要求也非常严格,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如果一个女子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重复着一个比较枯燥而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又毫无怨言,那么她必定具备能坚持不懈钢铁般的意志,和一颗金子般的心灵,那股子顽强精神令人起敬,我就是钟情于这样的女孩!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才多方搜集的文字和图象资料,终于编辑了这一作品献给大家。在这里,我主要选取的是9位曾先后在亚洲锦标赛上为中国获得殊荣的女选手的故事,当然还有一些知名的老运动员和新秀,象河南的姚贵香、山东的于桂敏、浙江的董茶英和山东的单爽等,碍于文章立意、篇幅和资料所限,就不能一一为大家介绍了,真的非常遗憾。以下的文章,其中有一些内容,难免会出现错漏的情况,希望知情者能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一部精品来。谢谢!
  读2001年10月号《健与美》,闻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8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中国女将势如破竹,创造了获得4枚金牌的佳绩。许勤华夺49公斤级冠军,曹新丽获52公斤级冠军,梁月云摘走55公斤级和混合双人项目的桂冠。是为中国女子健美运动员在历届亚锦赛取得的最好成绩。于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频频在眼前、在脑海中浮现。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一、张萍的故事
  张萍出生于1957年,原是上海自行车三厂工人。少女时代就酷爱体育,练过中长跑。1987年,当时上海开始流行健美热,她被感染了,也卷进了健美的浪潮。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张萍就此顺利地搞上了健美。其实,面对自己的选择,张萍着实痛苦了一段。
  1987年的春天,有人悄然告诉张萍的丈夫——空军上海基地上尉助理员吴康祥,他的妻子和几位女友在上海南工健身房练健美。据悉,当时张萍上身只戴乳罩、下身只穿三角裤,肉体过于暴露。吴康祥不相信,他知道张萍自幼喜欢体育,在田径场穿背心、短裤蹦蹦跳跳是常有的事,可着泳装练健美却不大可能。
  不料没过几日,营区一幢尚未竣工的大楼顶上,出现了一位身着“三点式”的女郎。一打听,原来是妻子正在晒日光浴。这件事,很快激起层层涟漪。尽管这是比赛的规定,但在那个年代,谁理这个,一律被视为“黄色”。吴康祥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终于和妻子大吵了一场。
  张萍不肯让步,无奈的吴康祥忽生一计,与妻子“约法三章”:男方支持妻子练健美,女方必须在一年内夺得上海市冠军,不然将自动退出健美训练。吴康祥暗想,妻子不是小姑娘,作为一位年已30的女工,要在健美方面脱颖而出,达到高水平并非容易的事情,渐渐地自然会打消练健美的念头。
  也许张萍是军人妻子,也许正是“约法三章”激励了她练健美的信念和勇气,富有挑战心理的张萍却没有在种种困难面前低头。她首先把4岁的孩子送去全托,然后白天上班,晚上训练,风雨无阻干了起来。她每天早上空腹跑3公里,400个俯卧撑一组的练习做20组,负重80公里伸蹲、健步蹲、腿弯举练习做50组。一向严厉的教练也送给她“铁人”的雅号。
  吴康祥深爱着妻子,面对她的执著,不由得怦然心动。如果妻子真能为祖国争光,作为丈夫应该支持才对。于是,康祥信守诺言,死心塌地当起了家庭主“夫”。清晨,当张萍还在熟睡时,康祥就取回牛奶,买好早点。为了能让妻子的营养跟得上,康祥时常翻阅《健与美》、《中国烹饪》等杂志,精心制定食谱、菜谱,保证天天有鱼,周周有鸡,水果不断。
  一年后,奇迹出现了。张萍夺得了上海市52公斤级冠军,并一举包揽了女子双人、男女混合双人和女子全场四项桂冠。初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她,也更坚定了她勇攀高峰的信心。当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在上海市举行。张萍凭借着无可争辩的实力力挫群芳,夺得桂冠,并获得“中国健美小姐”的称号。
  为了提高训练水平,早日冲出全国,走向亚洲,张萍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艰苦代价。每天清晨,30分钟的有氧耐力跑,这仅仅是她一天训练的帷幕。上午,一个半小时,练上臂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50公斤杠铃,双手屈臂弯举,12次1组,6组;30公斤哑铃,取斜坐姿势,双臂交替弯举15次1组,6组;50公斤哑铃托板,12次1组,6组;30公斤哑铃,左右单臂高举,各15次1组,6组。这样一个上午,光是举起哑铃、杠铃这些铁家伙的总重量就达10多吨。此外,还要练俯卧撑400个,脚向上斜卧,作仰卧起坐,30~50次1组,6组。下午,主要练腿部肌群,总重量达30吨。210公斤杠铃压肩,半蹲起立,6次;150~170公斤杠铃压肩,深蹲起立,12次1组,6组;110~ 130公斤杠铃深蹲起立12次1组,8组;80~90公斤杠铃深蹲起立,12~15次1组,10组。
  要使这么多的吨位转化为肌肉,就得有足够的营养。但是营养的价值与鲜美的味道并不都是成正比的。因为许多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又恰恰是难以下咽的。她平时的食物,60%是蛋白质,40%是碳水化合物。每天要吃30个鸡蛋(只吃蛋清),早晨、中午各吃10个,下午和晚上再各吃5个。午餐晚餐一般是鱼块或鸡胸脯,清水里煮一下,不放任何调味品和盐。蔬菜基本上是著茄、黄瓜、土豆、生菜等,以及少量米饭。大赛前夕,为了控制体重或减轻体重,甚至不能喝汤饮水,还要像烘干机一样去晒日光浴、进桑拿浴室……健美运动员要时时处处注意控制全身的肌肉,饮食起居更是不能随心所欲。
  艰辛的播种和耕耘,终于等到了丰收的季节。经过多年系统训练,张萍的身体条件有了巨大变化。她身高1.56米,体重52公斤,尽管身材娇小,身上的一组数据却令人惊叹:胸围93厘米,臂围35厘米,腰围64厘米,大腿围57厘米。练出了一身健硕的肌肉,具备了创造优异成绩的条件。和谐幸福的家庭,丰富适当的营养,加上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张萍的健美成绩直线提高,频频在亚洲女子健坛夺冠。
  1990年金秋的一个夜晚,新加坡尤佳剧院早已座无虚席。张萍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第7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当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52公斤级选手逐个亮相后,轮到张萍出场了。张萍身着浅绿色的比基尼服装,全身绽出古铜色块状迭叠的肌肉,一个个刚劲健美的造型,立即把全场观众征服了。惊叹声、欢呼声使整个剧场达到了沸点。当张萍的胸前第一次挂上亚洲冠军金牌,第一次捧起亚洲小姐奖杯时,被一大批记者围得严严实实,谁不想抢先采访这位神奇的“妈妈小姐”呢。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个激动人心的镜头,她的眼睛就会闪出泪花和光芒。
  1996年7月6日,在澳门举行的第13届亚洲健美锦标赛上,年已39岁的中国选手张萍,身着绿色比基尼登上比赛台。当“月亮河”的悠扬乐曲响起时,张萍依 次展示着胸大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腹肌和大腿肌……短短的一分半钟,灯光闪烁,掌声雷鸣,10名裁判恰似饱览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纷纷亮出高分,张萍以无可争议的高水平荣获冠军。这也是她第7次荣获亚洲健美冠军,她成了令人瞩目的亚洲健美七连冠,当之无愧的“亚洲健美王后”。
  面对接踵而来的鲜花和奖杯,张萍打心眼里感谢丈夫。她说:“幸亏有我丈夫全力支持,两个人的收入大部分都花在我的身上。但是我儿子今年已14岁,正是需要营养和长身体的时候……”讲到这里,她伤感不已,“唉!现在只好亏待小迪迪了。”念及自己年龄渐大、儿子业已长大,她曾想退出健美界,多尽尽妻子、母亲之责。可康祥高低不允,他说国家造就一个健美冠军不易,眼下尚能为国争光,怎能激流思退?
  十年寒暑,十年风雨。这对张萍来说,既是艰难攀登的历程,也是创造辉煌的历程。尽管已荣获亚洲健美“七连冠”,但她并没有满足。她说:“我还想拿八连冠,甚至跻身于世界前8名,争取成为中国第一为健美国际大师。”
  2002年7月20日,第19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在中国贵阳举行。张萍代表中国队参加55公斤级的比赛。没想到日本女将井上裕子形体和表演俱佳,成绩直逼张萍。此战可谓强者遇勇夫,肌肉对决$&*实力说话。张萍毕竟是亚洲七连冠得主,风采依旧。最终裁判青睐张萍,再次荣登头把交椅。
  2004年3月7日,在香港健美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亚洲华人健美锦标赛上,张萍又一次夺得女子组冠军。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萍依然青春健美、活力四射,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用“亚洲健美皇后”的美誉来形容她辉煌的成就恰如其分。她现在在上海开办了“张萍健身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人生的下一次辉煌。

  二、纪明丽的故事
  纪明丽是山东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的普通职工。1987年盛夏,当年24岁的纪明丽,在朋友的引荐下,怀着一种新鲜好奇的心情参加了健美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苦练,1988年4月在山东省第5届“北极星杯”健美比赛上她一举成名,夺得了女子52公斤级、混合双人、女子全场3项冠军。从此她迷恋上了健美,无论严冬酷暑,一下班就扑在健身器械上,练得如醉如痴,体味着健与美带给她的冲动、喜悦和苦涩。
  在前几年的全国健美比赛中,纪明丽也获得了较好成绩,但始终与冠军无缘。可她毫不气馁,无一丝怠惰之情。她练得更刻苦了。每天下班后无论多累,训练时间从来不少于2个多小时的汗水。有人见她脚上跑得出了血泡,问她疼不疼,她只是淡淡地一笑,权作无言的回答。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美是令人倾慕的,但是创造美的劳动却是艰辛,甚至是残酷的。没有白流,成绩节节上升。1991年,在全国健美锦标赛上,她第一次尝到了全国冠军的滋味,并极大地鼓舞了她为国争光,夺取更佳成绩的信心。
  1992年9月,在东京举行的第9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她夺得48公斤级亚军。1993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0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取得57公斤级亚军。1994年8月,在广东东苑举行的第11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她又荣膺57公斤级季军和混合双人季军。1994年11月,在瑞典举行的世界业余健美锦标赛上,首次在世界赛场亮相的纪明丽,沉着冷静,不负众望,以骄人的成绩夺得52公斤级第10名和混合双人第10名,令世人刮目,国人自豪。在1995年度中国健美小姐大赛中,纪明丽以适度的肌肉、匀称的线条和优美的造型,再度战胜众多高手,赢得“95中国健美小姐称号”。
  人们在欣赏健美表演时,很难想象那些表演流洒自如的健美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所付出的代价。为了早日达到亚洲水平。多年来,纪明丽坚持每天早、晚两次训练,每次都要扛着200多斤的杠铃做几百次负重深蹲起,还要一口气在几十层的台阶上单腿蹦跳几十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重复着一个比较固定的训练模式:练完杠铃练哑铃,练了臂肌练腹肌,下了综合练习器上单杠……流汗受累不提,离家抛子不说,就是这年年月月枯燥而单调的重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健美运动对饮食要求非常严格,何时进餐、吃什么、怎样吃,都有特定的要求。为了减脂和增强肌肉线条的清晰度,从赛前一个月开始就要停止吃盐,再加上控制食用脂肪,这样一日三餐只能沾醋吃清水煮的或蒸的食物,那滋味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健美运动员在赛前常常需要根据对手实力调整体重,或增或降。一次比赛,纪明丽为了避开实力强的对手,赛前足足喝了5斤水。还有一次,为了降体重,赛前她 三天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天还要完成5000米的长 跑训练,饿了只喝一小管蜂王浆。谁知到了比赛的头一天,体重还比要参加的级别重2公斤,为此她采用了发汗降重法,在下榻宾馆的卫生间中洗桑拿浴。她把浴盆放满滚烫的热水,紧闭卫生间的门,使卫生间内的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憋闷的热气使她头晕恶心,她强忍着,口中默默地读着数字,来打发那难熬的分分秒秒。在卫生间里她咬牙憋了半个钟头,汗水哗哗地顺着脊梁和胸脯往下流。第二天上秤一称,刚好达到参赛的标准。这种方法也许并不科学,但那股子顽强精人却令人起敬。
  作为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职业妇女,每天要挤出时间参加健美训练是相当不易的。最难熬的是和家人的分离。纪明丽曾经有两个中秋节没能和家人团聚。一次是1991年10月去日本参加国际邀请赛,一次是1992年备战亚锦赛的集训。望着桌上的月饼,想着年幼的爱儿,心里真是难过死了。给家里挂电话时,不禁潸然泪下,那滋味真不好受。
  是什么支撑着纪明丽坚持不懈地进行健美训练的呢?她说:“人应该有追求,干什么都要干好,都要力争上游。我就是凭着这个信念搞健美的。在一次比赛中得了名次,就想在下次比赛上领奖台,上了领奖台就又想得冠军,参加了全国比赛就又想在国际比赛一显身手。一个目标实现了,又把一个新的目标树立在自己的面前,这就是激励我坚持不懈训练的动力。练健美虽苦,乐也在其中啊!”语调不高,但掷地有声,感人肺腑。

  三、魏媛的故事
  说来也是缘分,魏媛踏上健美之路实属偶然。那是1987年,还有3个月就要大学毕业的她,鬼使神差般竟被选如北京体院临时组建的健美队,参加长城杯比赛。没想到,她以匀称的身材、结实的肌肉和富于激情的表现力,一举夺得女子52公斤级冠军。意外的收获乐坏了她,更刺激了她。于是乎兴趣引路而登堂入室,一发不可收拾。
  毕业后,魏媛被分配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任教。执教之余,她苦练不缀,始终与健美相伴。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慧眼识才的领导,更令她如鱼得水。1988至1990年的三年全国健美大赛,她均名列第二。直到1991年,才一改“魏老二”的形象,坐上了48公斤级的头把交椅。1992年,在第十届全国健美锦标赛上,她又夺的冠军。不久,她随中国煤矿体协队出访俄罗斯,参加秋明国际健美大奖赛,获得52公斤级第四名和最佳表演奖。同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魏媛又获得了48公斤级的第四名。
  谈起这些,她并没有神采飞扬,也无豪言壮语,表情异常之平淡,只说了句“学习学习,了解点情况。”其实魏媛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她的文化素质。因为文化对于滋养人的气质和提高艺术感染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魏媛平时喜欢翻阅各种字典,不由的使人想起陆游的名句:功夫在诗外。

  四、张海洪的故事
  张海洪惊人的毅力和敢于向自己挑战的精神,在十几年前横渡琼州海峡时,就被人所叹服。1988年4月16日,张海洪参加了横渡琼州海峡的活动。在10 名参加者中,她是唯一的女性。35公里宽的琼州海峡风急、浪高、雨大,每前进一米都充满艰难。在下水之前,张海洪就已立下誓言:“不渡海峡不还乡!”刚游到半程,张海洪的腿就开始抽筋。快上岸时,又遇到回流,一个小时只游不前。但张海洪硬是都挺了过来,第一个登上了彼岸,历时8小时50分。半个月后,张海洪又第二次游过了琼州海峡。从此,“海峡公主”的名胜不胫而走。但张海洪的艰辛,并没有使她衣锦还乡。她只获得了两张证书和一个奖杯!再就是一叠支出费用帐单。也许是经历过辛酸的成功分外甜,张海洪将苦楚忘在了脑后,她觉得自己征服了南海这才是最重要。了解了张海洪的这个性格,接下来的事实就不会令我们惊讶了。
  1990年的一天,正在学习美术的张海洪,从电视上看到了健美比赛。带着她惯常的自信,张海洪投入了健美的天地。但是她并没有想到,练健美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和艰苦。
  由于张海洪练过多年游泳,形成了较厚的皮下脂肪,使她在消脂肪长肌肉的过程中,比别人多付出数倍的艰辛。下班后,当同事们一个个奔向温馨的“港湾”时,张海洪却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到健身房;当对对情侣漫步在花前月下之时,张海洪却在机械地扳动着划船器;当霓虹灯伴着疯狂的节奏流动在舞厅时,张海洪却重复做着推举练习。
  为了塑造健美的体形,张海洪不得不改变原有的饮食习惯。平时只能吃不加任何调味料的清蒸或白煮的鱼、鸡、虾和蛋清;而在每天的大运动量训练之后,她吃到的仍旧是这种乏味的食物。对于一个吃惯了美味可口饭菜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折磨。张海洪说:有时在大街上,看到路人拿着香喷喷的油炸食品边走边吃时,馋得两个眼睛都发直了。
  训练和饮食上的枯燥和乏味,张海洪都能忍受,而使她辛酸的是缺乏支持。别人不理解,自己又无力支付训练和饮食所必须的费用。弱者用眼泪去求别人的同情,而强者总是用奋斗去赢得尊重。张海洪无疑属于后者,她的执着感动了许多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终于,在热情奔放的斗牛士舞曲中,张海洪走上了健美的舞台。
  1990年,也就是张海洪练健美的当年,她便参加了全国健美锦标赛,并夺得了57公斤级的季军。次年,她夺下了这个项目的冠军。1992年,她又蝉联了这个级别的冠军。同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张海洪获得了亚军,并为中国捧回了第一个最佳表演奖杯。1993年,她又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蝉联亚军。1994年,她再获全国健美锦标赛冠军……
  张海洪发现一些参赛的女选手健有余美不足,没有充分展现出健美和女性美的味道。健美是一门艺术,早在古希腊就非常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人体雕塑作品,就可看到那个时代健美艺术的辉煌。健美表演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就象时装表演并非是让人们去穿那样的衣服一样,健美表演也并非提倡人人连就一身的肌肉疙瘩,应是让人们在欣赏这门艺术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为了寻找健美这一艺术的真谛,张海洪用一双熟画笔的手,抓起冰冷的杠铃,投入艰苦而漫长的训练,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展示健美的真正内涵。
  训练之余,张海洪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涉猎美术、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领域,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对这些,她学得同样认真。学绘画,外出写生时,她在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听音乐,她忘情地在乐声中翩翩起舞。她成了美术展览馆的常客。在那里,她与“思想者”、“掷铁饼者”目语交流。在这些雕塑前,一次次地品味着健美的内涵——力量、勇敢和生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艺术闪烁出耀眼的火花。张海洪参加的多次健美比赛,从舞台动作、造型连接,到选曲,都是由她独立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多年对艺术追求的结果。
  拿了全国冠军后,一位为她拍专题片的电视导演曾由衷地说:“有的运动员拍出来没什么特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张海洪不一样,不需要怎么处理,就显得气度非凡。”张海洪解释说:“我一上台就特别兴奋,表演起来很投入。”她以自己所独具的灵感和激情,进行着与众不同的创作。多年的健美生涯不仅使张海洪有了健美的身材和金光闪闪的奖牌,而且使她在音乐、舞蹈、文学、绘画方面有了较深的造诣。
  每当看到舞台上的女性健美运动员时,许多人都共有一个感觉:挺年轻漂亮的女孩,练这么一身肌肉,实在太可惜了。于是张海洪拿起了笔,她要利用多年训练和参加比赛积累的经验,来消除人们对健美运动的偏见,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健美、了解健美,以便让更多的人热爱健美,并积极参与到健美运动中来,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健身健美训练。
  张海洪写道:健美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整体训练,可以起到减少身体脂肪、健美形体的作用。我们通常所说的健美训练,主要是指普通的训练。但对走上台进行表演、以角逐为目的的男女运动员来说,这种普通训练就远远不够了。它要借助于器械,通过加大负荷,使训练者的肌肉和脂肪比例得到改变,圆滑皮肤,形成具有雕塑感的体形。人们认为健美运动员在生活中也象比赛时那样肌肉隆起,其实是误解。台上给人的印象是由特殊的动作、涂抹在皮肤上的油彩灯光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效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健美运动员表现出来的往往的健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体。
  张海洪认为,人们之所以对女子健美产生误解,与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关。20世纪初,女性以窄肩、细腰为美;到了80年代,女性追求的是体形匀称、骨骼轻盈、肌肉强健,以及不失女性妩媚和区别与男性的“曲线美”。而那种产生于闺阁、绣房中的柔软、纤细、修长的“病态美”,早已被现代的健美观念所取代。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充满了竞争。强者存弱者亡,首先反映在人的体质上。在那里,人们不以皮肤的白皙、肌肤娇嫩为美,而把棕色的皮肤、健壮的身躯看作是健美的标志。因为这在大自然中,有更强的生命力。说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张海洪颇有所感:现在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离自然就越远,人也就变得更娇气,许多功能多退化了,变得体态臃肿,现代病随之而来。而健美运动倡导的是一种最新的表达美的观念,这将有利于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所以从女人的观点来说,较好的容貌只有同健康、强壮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才是最美的!

  五、王碧娟的故事
  1991年秋天,上海市南市区健美训练班,走进一位瘦瘦高高的女青年。她就是王碧娟,区司法局调解科干部。身高1.68米的她,体重仅40公斤,每天的食量只有200克。偶然听说练健美能增食欲、强身体,于是在好玩心理的驱使下,报名参加了健美训练班。这位豆芽似的姑娘引起了负责接待的陈亚杰教练的注意,他详细地告诉她一些注意事项,让她先从健美操练起。
  王碧娟小时侯有一些体育基础,只是后来因生了心肌炎,才半途而废。练上健美后,她感到很适应,也很开心。仅仅练了一个月,便感到胃口大开。这时候,陈教练发现她体型较好,肌肉结实,柔韧性不错,对音乐也有悟性,就为她制订了比较正规的训练计划。
  通过几个月系统、科学的训练,王碧娟进步神速。背部、腹部、胸部、手臂的肌肉变得匀称多了,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更好了。就在此时,91年度上海市女子健美锦标赛开始报名了。在陈教练的鼓励下,她报了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王碧娟第一次走上赛场。没想到一炮打响,获得了52公斤级的第二名。参加市级比赛,同张萍等国家级优秀选手同台比试,使王碧娟增长了知识,也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从此,她学得更自觉,练得更刻苦了。
  王碧娟学得自觉、练得刻苦,陈亚杰教得认真、教得开心。他帮助王碧娟制定训练计划、确定营养食谱,帮助她分析技术动作、规范训练手段。一个教、一个练,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使他和她走到了一起。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没有时间逛公园、看电影,他和她业余都在健身房中度过……1992年,他和她成了亲。
  结婚以后,小陈立即实现了自己从教练到丈夫的角色转换。由于王碧娟每天的训练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为了保证妻子的休息,尽管小陈自己也很疲劳,但他还是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
  为了给妻子以精神上的鼓励,小陈不管严冬酷暑,不管休息还是节假日,只要王碧娟参加训练,他就必定陪伴在旁。虽然一来一去要花4个小时,但他从来无怨无悔。
  小陈还是妻子的营养师。每天早上买菜,每天三顿饭菜,都由小陈一手配制,送到王碧娟手里。由于健美训练的需要,王碧娟食量很大。每天要吃20只鸡蛋白,4个苹果,2条0.5公斤的鳊鱼,和0.5公斤的鸡胸脯肉,或牛肉、鳝鱼等高蛋白食物,以及0.5公斤的麦片、面包,0.5公斤的面食。每天吃这么多,对于工资收入不高的夫妻俩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两人的收入绝大多数都被王碧娟“吃”掉了。而她吃剩下的,才是丈夫的口粮。
  由于王碧娟的花费大,家里没有余钱添置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对此,夫妻俩也毫不介意。而为了帮助妻子提高健美理论素养,小陈还从为数不多的积蓄中,花几百块钱,为妻子订了国际健美杂志,让王碧娟及时了解国际健美运动及新的训练手段。
  在丈夫的帮助下,王碧娟对健美的理论素养、音乐舞蹈、形体训练及面部化妆等,都有了自己的系统认识。加上科学的饮食和训练,王碧娟的肌肉围度和质量逐步提高,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美神。93年,她获得了市女子健美锦标赛57公斤级冠军;94年,她获得了全国女子健美锦标赛57公斤级冠军;95年7月,在香港举行的第12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她又获得了57公斤级亚军。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而王碧娟成功的背后,却站着一个朴实、憨厚的伟大男人。
  王碧娟已经30多岁了,同她一起从司法学校毕业的同学,孩子都上小学了。王碧娟喜欢孩子,她经常抱起同事的孩子亲亲、摸摸,她多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啊!可她知道,自己加入健美行列的时间还很短,作为一个运动员,她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以健美水平来说,差距就更大了。王碧娟想暂时不要孩子,集中精力追求事业。她不知道丈夫会有什么想法,当她吞吞吐吐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时,没想到丈夫立即爽快地同意了。王碧娟激动万分,在丈夫脸上连亲三下,她为自己有这么个理解、疼爱、支持她的丈夫而感到自豪。她说:是健美成就了我们的婚姻,这就是缘分。

  六、王之方的故事
  1982年,王之方从2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接受了美国利普曼保健公司的面试。“王小姐,你的履历和口才都相当不错,只是……”人事经理面露难色:“你的外形太文弱了。利普曼是 一家保健品公司,我们希望员工更活力一些,能为公司现身说法。”
  王之方一笑:“先生,在另外一份履历上,我是中国国家级的优秀健美运动员。”说着,王之方挽起衣袖。谁能料到,这样一个纤纤弱质的女子,舒展双臂,竟如大鹏展翅般健美有力;谁能想象,柔与钢、力与美、典雅与矫健会如此和谐地糅合在一位东方女性的身上。“欢迎你加入利普曼公司!”人事经理当即拍板。望着人事经理惊讶的表情,王之方想起了很多往事……
  少年时,王之方是个非常虚弱的孩子,从小就和中药罐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学以后,她不能和小伙伴一起蹦蹦跳跳,只能远远坐在草地上,做一名不快乐的观众。
  初三时,新来的体育老师对王之方说:“如果你能坚持练三个月的长跑,我保证你能摘掉‘小病号’的帽子,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久,王之方果真练起了长跑,虽然一直落在最后一名,可她仍然继续跑着。
  3个月过去了,王之方真的脱胎换骨了,不仅身体恢复健康,而且还长高了5厘米,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体育、健康像一道灿烂的阳光驱散了王之方脸上的忧郁,她慢慢地变的开朗而积极。
  1987年,王之方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圆了童年时的文学梦。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下,她养成了典雅恬静的淑女风度。没有人知道,在她心里还有一片辽阔壮丽的野性草原。有一天,妈妈发现王之方在读一本书,一脸的陶醉。那是《斯巴达克思》,女儿兴奋地说:“我崇拜书里的古罗马决斗士,多么强壮、剽悍,他们的体格是大自然的美,原始的美。只可惜……这些都是文字中的想象。”
  大学三年级的一个春天,王之方和一群同学一起逛四川北路。突然,王之方的脚像被什么钉住了似的——那是一间简陋的健身房。那些挥汗如雨的人体,那种激情澎湃的音乐,吸引她情不自禁地跑进去问:“请问,你们在练什么?”“健美!”里面的人自豪地回答。当天,王之方买了一本健美杂志,上面刊登的世界健美大师的照片令她惊叹:“这简直是一尊尊完美的希腊人体雕塑!”她恍然明白:儿时梦想中的壮美境界不是想象,是可以锻炼、锤炼出来的!她悄悄剪下了大师的照片贴在床头,他们是阿诺德、迪安娜、丹尼斯……一个星期后,王之方走进了健身房。她深深体会到,健美运动在塑造美好的躯体的同时,也赋予了健美者更开阔、更热情的心灵。
  王之方迷上了健美,但她没有想到父母的反应会这样激烈:父亲厉声指责她不务正业;母亲则哭得声嘶力竭。王之方使尽了一切办法想说服父母,但都无济于事。望着满脸泪痕的母亲,王之方虽有满腹委屈,也只能忍痛退出了训练。
  毕业后,王之方被分配在市技监局机关工作。二次跳槽后,她招聘进了一家大型百货商厦,做总经理秘书。一天,总经理问她:“小王,除了做一些文字工作,你还对什么有兴趣?”“我一直喜欢有创造性的工作。”“公司的营销策划部的情况很不好,我想调你去做亲的部门经理,我看好你的实力!”
  这是王之方第一份管理性工作,几个月后,营销策划部的工作走上了正轨。王之方切实感到了自己的成长,父母也为女儿的成绩感到欣慰。生活似乎预备好了一道漂亮的阶梯,引导她走向白领生涯的高峰,但为什么她还是常感到有一种激情无处宣泄、挣扎在胸口?
  1995年12月的一天,王之方去公司附近的远东不夜城大酒店办事,发现那里有一个现代化的健身房。她几乎是跑回了办公室,总经理笑着问:“提你做主任时也没见你这么高兴,看你,像找到了命根子似的?”王之方兴奋地回答道:“我又可以练健美了!”
  1996年11月的一个夜晚,王之方正在健身房锻炼,教练对她说:她有极好的身体条件和乐感,希望她能去参加在宁波举行的华东地区健美大奖赛,时间是这个周末。就这样,王之方默背着头天刚学会的几个表演动作,战战兢兢地来到了宁波。
  走上那个由舞台临时改造成的比赛场时,王之方颤抖得那么厉害,排在她后面的选手以为她马上就会昏倒。但当出现在聚光灯下,她的步履就坚定了起来,脸上浮现出轻松明朗的微笑……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王之方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王之方豁然觉得,健美不再是一种激情的点缀,而是一项事业,她的天赋、她的执著莫不是为这项事业准备的。她决定增加健美训练量,但时间呢?那一阵子,公司下属的超市即将开张,她经常通宵加班写策划,有时候,还要身先士卒和工人一起登高爬下悬挂装饰品,连原来的训练、休息时间都无法保障,还有在健美事业上更进一步的可能吗?
  1997年2月,王之方做出了令所有人惊诧不已的的决定:她毅然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过硬的身体条件,在上海一家涉外健身中心当上了私人健身教练。这一切,自然是瞒着父母的。父母要求她乖巧安稳,这种没有钙质的爱培养的是弱化的下一代。王之方觉得,这样的爱浸润了她,也窒息了她。
  私人健身教练是一项刚进入国门的新兴职业,主要工作是为健身客户制定因人而异的健身计划,并在客户健身时做随身指导。有一位叫做戴帕拉的美国妇女,只能穿XXXL号的衣服,王之方为她制定了一套运动减肥的计划,要求她一天锻炼一个半小时,戴帕拉坚持了下来,居然一个月就减了10公斤,美国太太兴奋起来真用得上欢呼雀跃这个词,她特意穿了一身三点式泳装(当然还是特大号的)来庆祝这个了不起的减肥成功日,还大声宣布:“戴安娜(王之方的英文名)如果在美国开业,一定是全美最受欢迎的私人健身教练!”
  客人们散去后,王之方便开始在空荡荡的豪华健身房中独自训练。她的健身条件从未如此好过,但是,挥之不去的失落感却使她心烦意乱。她常常想起公司、同事、策划、文字。她想起刚进策划部门的惶恐。那时,她自费买了咖啡、糕点,陪着美工一直干到深夜,终于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和支持,误会冰释的那一刻,多么开怀;还有在灯下苦苦思索撰写提案,当东方既白,电脑屏幕上出现一行行清晰敏锐的文字,那份成就感,那种智力的激荡,真有点刻骨铭心啊!当私人健美教练,收入并不比白领少,但工作空间狭小,在身体的美愈加发展的同时,心智的发展却受到了局限。
  1997年6月,在获得了贝林达杯上海市健美比赛的亚军桂冠后,王之方辞去了私人健身教练的工作,应聘在一家百货公司当促销部策划主管。新公司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不管多忙多累,王之方的健美训练都没有停过。
  那是最艰难的日子。每天早晨,王之方蹑手蹑脚地起床,瞒着父母,烧好中午的健美运动食品:麦片、鸡蛋、蔬菜、不发酵的馒头……然后,拎着一马甲袋食物挤进上班的人流。下班以后,她匆匆赶往健身房。路过集贸市场时,买3个鸡蛋,请健身房里当清洁工的外来妹蒸熟,以便在训练后补充营养。3个小时的密集度训练完毕,外来妹迷惑不解地把熟鸡蛋递给汗流浃背的王之方:“人家都说上海的白领小姐最舒服,可你王小姐比我们外来妹还艰苦呢!”
  王之方坐在健身房的一角,默默地吞咽着那仅有的3个鸡蛋。想起外来妹的话,心中不免酸涩,谁叫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呢!在辞去健美教练的工作时,她已经在日记里立下了誓言:“要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一个有智慧有魅力的女人和一个优秀的健美运动员是能够并存的!”
  几个月后的一天,王之方最担心的事发生了。一个朋友兴冲冲地打来电话,王之方碰巧不在,是她妈妈接的电话:“恭喜您呀!伯母,王之方取得了参加全国健美锦标赛上海选拔赛的资格……怎么?您还不知道她一直在练健美!”
  王之方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一场家庭“暴风雨”,但出乎预料的是,父母的反应竟异乎寻常的平静。“走什么样的路毕竟是你自己的事,爸妈只有一个要求:你既然练了健美,就要善始善终,干出成绩,为国争光!”王之方像个孩子似的依在父母肩头,流下了两行热泪。
  在父母的支持下,王之方请了事假,全身心地投入了上海地区选拔赛的准备工作。在获得上海地区55公斤级冠军后,王之方被利普曼保健品有限公司录用。
  8月的一天,王之方向公司请20天假,准备全力投入9月举行的全国比赛。总经理对她说:“公司非常欣赏你的成就,但希望你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公司业务。”王之方微笑着答道:“正是由于我从事了健美运动,才拥有了充沛的精力、高效率和开阔的心胸!”1998年9月1日,王之方如期飞抵大赛举办地沈阳。
  比赛进行的很不顺利:先是有人无端怀疑王之方的比基尼中夹带了海绵胸衬;后来又说王之方的比赛音乐过长。看着王之方的情绪跌到了谷底,教练王建新一改往日的沉稳,厉声说:“王之方!做人就得在弱势时抬起头。台上台下,都不要被人看成落水狗!”一句话顿时使王之方从自怨自艾的消极中解脱了出来。
  临出赛的那一刻,王之方接到一个电话,男友声音在耳边回荡着:“你是一个真正美丽的女人,我为你骄傲!”一缕激情的音乐同时响起,王之方昂首走上台,伸展、屏息、跨步,如刚健的花朵、似活动的雕塑……观众的掌声如春雷般响起。
  王之方带着55公斤级全国冠军的金牌回到了上海。飞机降落时,她已经打定了主意:哪怕自费,也要参加亚洲健美锦标赛。她渴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窈窕淑女刚毅、自信的另一面,让身心并修、外柔内刚的东方健美理念传诸四海。

  后记:1998年10月18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的第15届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王之方夺得了58公斤级亚军的桂冠。

  七、许勤华的故事
  许勤华小学的时候,是田径运动员。学校里跑步比赛,总是得第一。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也得第一。
  大学毕业以后,她不注意饮食,饱一餐饿一顿的,结果得了低血糖,有一次竟然昏倒了。
  在同事的怂恿下,许勤华阴错阳差,踏上了健美之路。
  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1985年,上海选出两名运动员去广州参加“全国健美邀请赛”。当时的许勤华比现在瘦小,而且很胆怯。看到人多了,心里就害怕。虽然赛前还请上海的健美前辈娄琢玉专门开过“小灶”,但是结果仍不理想。裁判对她的评价是:面部表情僵化,台风不佳。总而言之,就是:不够美。
  许勤华知道,美由心生。只有自信、健康,美才能在一颦一笑中,显得光华灿烂。她知道,她要追求的是有内涵的美,而不仅仅是任何“形式”,所以,练健美对她来说就有了新的意义:磨砺内心。
  说起第一次获奖的经历,还有一段小插曲。原来听说,比赛是要在电视上转播的,家里人的心里都有点打鼓:健美并不是坏事,能够得奖更是好事。但是让外人看到许勤华半裸的身体就有点值得考虑了。幸而,没有多少人看到,反响平淡。于是,家人的心境也都归于平静了。
  从1986年到现在,许勤华已获得过七八次的全国健美冠军,还在2001年时得到过亚洲比赛的第一名。
  同样从事体育工作的丈夫理解许勤华的选择,对妻子事业的支持更是没说的。记得她第一次得了全国冠军载誉归来时,爱人去机场接她。回家以后,发现一桌酒菜——为了表达对妻子的疼爱,丈夫特意下厨,准备为她接风。菜非常丰盛,鸡鸭鱼肉,菜菜入味。
  许勤华怕的就是“入味”二字,因为菜里放了很多油盐,但是平时训练她只吃清淡的食品,盐分过量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而且为了参加比赛,许勤华已经好几个月未近油盐了。
  面对丈夫的这番好意,做妻子的难以拒绝,只好勉强吃下去,结果,身体都水肿了,但是甜蜜却留在了许勤华的心坎里,至今难忘。
  1987年,许勤华生完孩子,竟有120多斤,腰围超过两尺。此后两个月的时间,她每天训练2到3个小时。就这样,积聚的脂肪和消退的肌肉偶顺着她的思路发展了。在别人惊异的目光底下,许勤华“一下子”就瘦了下来,她的肌肉重又显出柔美的线条和刚健的力量。
  许勤华感到,作为妻子和母亲,照料家庭是她应尽的义务,但是自己并没有尽到完美。于是,每个周末,她都要亲自下厨,给全家“打牙祭”。因为她平时只烧“健美食谱”,丈夫在他工作的学校吃,孩子在老人家吃。
  到了家庭节日,比如生日或者纪念日什么的,懂得生活情调的许勤华都要带上全家上馆子。有一次,为了训练,把儿子的生日给耽误了,许勤华急得不得了,回到家马上道歉。儿子很懂事,一点也不在意,但许勤华还是过意不去,在花园饭店给儿子补过了生日。
  因为得了全国健美冠军,许勤华声名远播,上海电视台邀请她去做“天天健美”的主持。头一次上镜,她感到自己就是说不好那句简单的普通话——“欢迎收看‘天天健美’”,说了几十遍才算满意。
  令许勤华感到欣喜的是,她竟然在马路上被一个老太太认出来了。老太太说:“你就是健美冠军?”许勤华当时颇感吃惊,老太太接着说:“就是主持‘天天健美’的健美冠军呀!”许勤华由此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公众任务的乐趣了。
  许勤华经常在各个高校开讲座。在讲台上,她又成了学生的偶像。每次讲座,总是场场爆满。听众本来是因为她的荣誉对她好奇,听完讲座,对她的好感更是有增无减。
  在朋友中间,许勤华也常被当作榜样。有一次,学校到沙家浜度假村游玩,看到一台能够测出内脏 年龄的机器。40多岁的许勤华经过测试,内脏器官只有20多岁。同样年龄的同事,测出的内脏器官年龄已经有五六十岁了。于是朋友们既羡慕又惊奇,纷纷向她讨教。
  现在,许勤华是个美丽、健康的女人,她说这都是“健美”带给她的。她发现,在练健美的道路上,她不仅仅收获了形体美,舞台经验和比赛经验把心态的美丽也练了出来。如果不是因为健美,她就不会有今天这健康的美丽。
  如有人问人到中年的许勤华,如果退出健美界会去做什么时,她就会回答,健美运动员竞技场上的寿命很长,况且自己感到正处于最佳状态。她还有一个健美“十年计划”,要用健康代言美丽。

  八、梁月云的故事
  被称为“冠军专业户”和“王中之王”的梁月云出生于广州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她从小就是个爱动的孩子,而且还喜欢舞枪弄棍的。妈妈为此没少骂她:“女孩子家应该斯文点,别总像个疯丫头似的。” 12岁那年,一部《少林寺》风靡全中国,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梁月云,跟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迷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天天跑到学校附近的文化公园一家武术馆习武,一练就是4年。后来参加过比赛,获得了少年组第6名。
  中学毕业后,梁月云进入一家婚纱影楼做化妆师,那时的她是个胖女孩。当“海峡公主”、健美明星张海洪的身影在报章杂志上展现时,她那矫健的女性风姿激起了梁月云无比的羡慕之情。于是为了减肥,她走进了健身房,为塑造真正具有女性特征的形体美,开始了训练。
  每个星期,梁月云都到健美乐苑跳健美操和练器械,与健身房里的教练们混得很熟。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月云在健身房里击打沙包的狠劲,引起了一位拳击教练的注意。教练得知她练过武术,便动员她学拳击。就这样,梁月云戴上了拳击手套。梁月云竟也学得似模似样,每天打沙袋,真正达到了全身运动,体重减下来的同时,拳术也有了长进。
  1994年,练习拳击才1年的梁月云参加了广州市业余拳击赛,没想到竟拿了轻量级的冠军。也就是从这一次,阿云重新认识了自己,“我也不明白自己怎么有这么大的忍耐力,面对别人的拳头,我竟然不怕!而且,我也很有攻击力,出拳时毫不畏惧。看来只要有恒心,成功总是属于自己的”。初尝冠军滋味本该喜悦万分,可梁月云却突然放弃了拳击。爱美的她说,不忍心看到对手被自己打得鼻青脸肿、血流满面……
  说来也巧,俱乐部的一个教练见阿云骨架比较大,觉得她是一个练健美的好苗子,就极力鼓动阿云去练健美。教练明确告诉她,要改变体形,最好的方法就是练健美。贪靓的阿云最终被教练说服,开始练起了健美。但这次,阿云不敢跟妈妈提起———她知道,健美比赛是需要穿“三点式”上场的,“妈妈一定接受不了,干脆就不跟她商量了”。就这样,25岁的阿云正式练起了健美,一练就练到现在。
  虽然自己身材条件好,但梁月云并不满足,她训练很勤奋,每天下了班,便匆匆赶到健身苑,跟杠铃、哑铃打交道,默默地练臂力、练拉力、练腿部的肌肉,挥汗如雨……她要把白天的时间夺回来,最后一个离开健身苑的往往都是她。
  健美运动对梁月云来说是陌生的,她的训练是从模仿别人的动作开始的。在健力宝健美乐苑,健美爱好者们的训练热情令我感动,健美冠军黄卫民等对健美运动的执着和他们风雨无阻刻苦训练的精神令她敬佩,她边看、边学、边练,一步步打下身体训练的基础。女子健美要有结实的肌肉,但不是每块肌肉都要尽力去发展,练成一块块肉疙瘩,而是要肌肉圆润,体格匀称,体型优美。梁月云就是根据这一要求来塑造自己的。
  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都被她实现了。当年,她就参加了全国锦标赛,并夺得混双第一名。这叫她兴奋得不得了,本来只想练来玩玩的,没想到竟然登上了冠军领奖台。这次拿冠军对阿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促进,她顿时觉得自己真的很适合练健美。1年后,梁月云夺取了全国健美锦标赛女子49公斤级的冠军。1996年,更进一步的她不单获得52公斤级冠军,还荣膺全场冠军。   1998年,梁月云代表中国,参加了在韩国仁川举行的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获得52公斤级亚军,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女子健美的实力。
  在2000年的全国体育运动大会上,表现出众的梁月云为广东代表团夺得唯一一枚女子健美金牌。在随后举行的全国健美锦标赛上,挟58公斤级冠军荣誉的她再次“艳”压全场,夺得全场总冠军。2001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洲女子健美锦标赛上,梁月云的表演极具个性,奔放而不失含蓄,造型新颖而不失韵味,体格健壮,肌肉饱满,最终赢得了裁判的高分和全场的掌声,再次夺冠。而此后3年的全国锦标赛,梁月云连年夺冠,而且多次夺得全场冠军。
  虽然是连续几届的全国和亚洲健美冠军,但梁月云遇到的困难仍不胜其数。她的训练和比赛几乎全是自费的,这令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梁月云说,练健美多苦都可以挺住,可经济上的困难却很难克服。梁月云原来有一份在婚纱影楼当化妆师的固定工作,薪水1000元左右,全部用在吃的上面,开始时她不得不借钱训练。后来,由于训练、比赛要经常请假,她只好辞掉了工作,干起了兼职,$&*给健身院打散工赢取训练时间、设备和微薄收入,生活便更加艰难。在获得冠军后,她一边当教练一边训练,把当教练的薪水全部投入到训练中,可还是凑不够维持训练所必需的饮食和营养费用?要知道,光一瓶肌酸就得两三百块。如果营养跟不上的话,技术的提高就会相应减慢。而且,根据规定,参加比赛的选手需自己出部分费用,这对于收入不是太高、而在饮食方面“消费”颇高的梁月云来说,困难不小。为此,阿云不得不再去打工,可这样训练时间又不够。梁月云说:“这让我陷于进退两难中——进,自己确实困难;退,实在是舍不得。”她困惑,她想不通,健美之路怎么就这么难走?
  阿云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境并不富裕,帮不了她。好在这时,二姐梁月芝向妹妹伸出了援手。梁月芝见妹妹对健美如此执着,虽然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销售人员,收入并不多,却成了阿云坚强的经济后盾,多年来一直鼎力支持,解决了妹妹的后顾之忧。每提到这点,梁月云感慨地说:“没有她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拿的每一个奖都有她的一份功劳。” 有一点梁月云感到非常愧疚———为了支持自己,姐姐已经30多岁了,至今还没嫁人。虽然有时梁月云开玩笑说,希望姐姐不要嫁人,能全力照顾自己,可心里却希望二姐能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其实梁月云自己在感情方面也是一片空白。许多朋友劝她:不要练健美了,男人不会喜欢女人身上一块块凸起的肌肉的。阿云笑着回答:“那我就找一个喜欢肌肉的人,不就行了?”其实,梁月云未涉足感情领域,是因为太喜欢健美这个事业了,“可以说,是健美阻碍了我的情感,并不是说没人喜欢我。可我觉得现在应以事业为重,并不想过多考虑成家的事,又何必去拖累别人呢。而且,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投资在感情方面”。
  都说健美是一项寂寞的运动,关心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看不惯女性身上一块块凸起的肌肉,认为显示强壮的肌肉是男人的专利。观念传统的国人对此更是微词颇多,但梁月云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她觉得美是通过多方面来表达的,力量的美同样吸引人。而且在她眼里,健美真的是美,是一种健康的美。她说健美健美,可见健与美是密不可分的,她要让两者在自己身上得到最佳的组合。有人感叹:“一个女孩子练这活儿得吃多少苦啊!”“是啊,太苦了,那种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她笑着说:“可我捱得住,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我是真正地喜欢健美;而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尽管面对不少困难,但梁月云仍然乐观面对。塑造完美的体格要有强烈的欲望,无论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改变、更不能放弃对健美的追求。这就是梁月云的体会,也是她练健美的准则。多年来,无人为她喝彩,但她每天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练习,信念只有一个———为了心中的理想。如今,这位冠军仍然寂寞地走着,她的目标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她说,“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把中国人的美展示给亚洲、展示给世界!”
  九、曹新丽的故事
  女子52公斤级健美比赛开始了,当6名选手在台上亮相时,全场观众的眼光“唰”地一下聚集在一位宽肩、细腰、粗腿的佳丽身上。还没开始表演,场上就有人断言:冠军非她莫属。果然,经过形体展示、自由造型角逐以及胸肌、腹肌、腿肌等规定动作比赛,她的呈三角形的体形,块块坚实而饱满的肌肉以及清晰的线条,就像一尊优美无比的健美女神塑像,力克群芳,她以绝对的优势夺走了桂冠。她就是被誉为“金凤凰”的新疆姑娘曹新丽。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健美新人从开始练健美到获得全国冠军只有不到一年时间。
  这只天山飞来的健美“金凤凰”有着一段“复杂”的运动生涯。曹新丽1980年出生在海拔800米,三面环山,在蒙语中被称作“优美的牧场”的乌鲁木齐市。曹新丽生性灵巧,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她就是十分喜欢田径。初中二年级时,她被特招进了体校学习柔道。13岁那年,她在自治区柔道比赛中,获得少年女子组冠军。15岁时,她又在自治区第8届运动会中,获得了52公斤级第一名。后来还参加过阿拉木图国际比赛,名列第五。当时很有潜力的曹新丽大有希望被选送到国家队,她甚至梦想着有朝一日会在奥运会上拿奖牌,可是正在此时,乌鲁木齐市柔道队却解散了。浑身是劲的曹新丽改行进了举重队,经过一年的训练,16岁的曹新丽已能抓举80公斤,挺举100公斤。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新丽却无意中,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走上了健美之路。
  1998这一年,乌鲁木齐体校从呼和浩特聘请来一名教练,名叫段平顺,为曹新丽指导。碰巧,这名教练曾经练过健美。他慧眼识才,看出了她在健美上的潜质。私下里,段教练对曹新丽说,她的身形适合练健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一天,偶然经过街头一家健身中心的时候,曹新丽想起段教练说过的话,于是索性走了进去,从此踏上了辉煌的健美之路。
  在这里,曹新丽认识了乌鲁木齐康勃健康城的总教练史学武。史教练一眼就看出这是个难得的健美人才,开始劝其进入健美世界,对体育事业的痴迷使这个19岁的女孩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练健美。1998年6月11日,这位今日的冠军走进了健身房,从此她放弃了游乐休闲的业余时间全力投入训练。
  刚学健美时,曹新丽的家人和亲戚难以接受,曾强烈反对,并极力阻挠。出于保守观念,她的父亲经常指责她:在比赛时身着比基尼过于裸露,实在不成体统。而且,一个女孩子全身肌肉硕大。让人无法理解;平时需要各种补品等,又投入太高。每每这个时候,曹新丽都要硬着嘴和父亲顶:“就要练!就要练!”平静下来后,她也会想,自己这样要干什么呢?但在她的心底里,还有一个声音坚持着告诉她:没有原因也要练!当时在健美运动只是周围少数人的氛围中,曹新丽却决心要在健美事业上有所建树,做一个行业的领头人。这期间,曹新丽的朋友们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不但没有将曹新丽视为另类,而且还主动做她的陪练,在曹新丽做大重量器械训练的时候保护她。
  在史教练的调教下,经过很短的时间“塑造”,曹新丽很快就脱颖而出。在3个月后,就捧得新疆女子健美比赛冠军。史教练为了曹新丽能上新的台阶,将她介绍给经验丰富的桂杰老师。在桂教练的指导下,2000年5月,第一届全国体育大会上,曹新丽一举夺得女子健美52公斤级冠军。此间的专家说,这是一个具有亚洲水平的运动员,如果加上好的包装,她能够在亚洲赛场上有所作为。这使曹新丽很兴奋,更加坚定了她练健美的信心。“冠军来得太容易了,如果我练柔道、练举重,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全国冠军呢?”曹新丽开玩笑说。
  其实,获得这个冠军并不容易。谁能想象这位健美女冠军成功背后的艰辛。在日常训练中,曹新丽饱尝了常人难以承受之苦。健美这项运动以“苦”字著称,即使是男性运动员要想使自己的胸肌突起,也要日复一日以极大的耐力坚持不懈地训练,更何况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如果凭想象,很难料到一个女孩练就一身发达凹凸有致的腱子肉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但倔强的曹新丽自从选择了健美,她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训练,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力量训练和形体训练对为一个健美运动员来说是两项很枯燥的练习,每天要在跑步机上或者自行车 上做1个小时的有氧代谢运动,然后再加2个小时无氧代谢训练。每练1小时曹新丽的上肢负重总量可达3吨,腿部的负重更有6、7吨之重,相当于她1小时内装满了两辆载重5吨的解放卡车。为了练好腹部肌肉,她天天坐在硬扎扎的腹机板上练仰卧起坐,一练就是成百上千次。常常看到曹新丽腹部的衣服被磨破了,衣服上印出血来。
  “更难熬的是,”曹新丽说,“还不能吃油、盐、糖,尽吃淡菜、淡鱼、淡鸡蛋”,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原始人”生活。练习健美的人不能和常人一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一般只考虑热量的摄入和营养的搭配,完全不考虑口味。日常只能吃些低油低盐的食品,严格控制摄入脂肪类食品。吃一些鸡蛋、牛肉、鱼等高蛋白食品时,通常只能用白水煮着吃。食物中加入蛋白粉,但绝不能有油、盐、糖。赛前3至4个月高强度训练中,更是得无油无盐。可以说每个上场前的健美运动员身体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观众们看到的是雄赳赳的一身腱子肉,但运动员的肚子里却往往空空如也,有的人为了控制体重已到了脱水的地步。
  二十多岁的姑娘往往是馋嘴的同名词。曹新丽也爱吃香喷喷的旺旺饼、甜津津的冰淇淋。“以前,一天不吃零食就难受。现在只能狠狠心与它们拜拜了。有时实在嘴馋了,就泡在训练房里拼命训练,忘记这些诱人的东西。”曹新丽说,有时候连做梦都梦到可口的烤包子。
  健美比赛要求选手皮肤是黑里透亮的古铜色,目前虽然市面上有皮肤油彩出售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曹新丽还是想追求真实,于是她不仅到自家的房顶上或水库边晒太阳,而且她隔几天就要到达坂城的戈壁滩上暴晒一次,使皮肤变得黝黑发亮,几乎荒无人烟的达坂城从此来了一位姑娘。
  这些对于一个年轻的姑娘来说,确实是个考验,而这个考验换来的是,一系列桂冠接踵而至。从2000年到2004年,她在中国和亚洲健美赛场上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国健美锦标赛女子和混双四连冠,三次捧得亚洲健美锦标赛冠军奖杯,同时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健美比赛中也荣获女子健美冠军。面对一圈圈笼罩耀眼的光环,曹新丽只是淡淡说:“自己是幸运的,得益于以前良好的素质基础。”
  虽然练健美很苦,有时练得身心疲惫自觉太苦了,但以前锻炼中形成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又给她不懈动力,而一有成绩她就心里甜滋滋的。每次完成当天的锻炼任务时,自己感觉很欣慰、满意,一切不快乐的情绪也烟消云散。尤其在取得了优异成绩后,家人和亲属对她变得支持和理解了,这些变化让曹新丽快乐不已。第一次获得亚洲冠军后,曹新丽的父亲来到她的训练现场,看着女儿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的心软了,再也不反对曹新丽练健美。而母亲则充当起保健师,主动在训练后跑到训练中心来,在女儿疲惫不堪时帮她做肌肉按摩。这让曹新丽非常感动,因为每次训练后她放松了,可是母亲都会累得满头大汗。
  来自更加现实的压力是高昂的营养费用造成的经济拮据。曹新丽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体校毕业后,进入乌鲁木齐56中学当了一名体育教师,每月收入600多元。开始练健美的时候,曹新丽的营养费用全$&*自己的工资,对于每月至少2000元的营养费而言,不啻是杯水车薪。幸而哥哥非常支持她的新生事业,慷慨解囊,每月资助妹妹500元营养费,让她安心训练,为新疆人增光。但后来由于训练和经常请假外出参赛,学校只发给她400元基本工资,远远满足不了练健美所需要的营养费。于是她开始向朋友借钱。在她到拿第一个全国冠军之前,曹新丽已经负债达2万元。
  2001年,曹新丽启程参加亚洲健美锦标赛的头一天,她的参赛费用还没有着落,于是她不停地拨打乌鲁木齐各个企业的电话,寻求赞助,但结果一个接一个的碰了壁。终于,在下班前的半小时,一家企业同意了她的请求,为她支付了参赛所需的5000元现金。随着不断取得好成绩,一些企业开始找曹新丽做代言人,不仅支付她的营养费,还负担她的所有参赛费用,解决了她经济上的困难。
  几年的锻炼和比赛让曹新丽对健美运动有了更深的体会,女人练习健美是对美的更高追求,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人的意志。记者问过她,在日常生活中,一个身高1米61的姑娘,拥有如此发达的肌肉,你是什么感觉?曹新丽回答说,现在许多人对女子健美不太理解,但是女子健美对唤起人们重视塑造身体是一个示范。她说,自从我练了健美以后,我便有了新的对人体的审美观,我觉得这样挺好,这是健美。
  一个好的健美运动员必须要具有挑战困难、超越极限的勇气和决心,还要有积极的心态。2003年全国健美比赛结束后,曹新丽去北京体育大学

责任编辑:佚名
精彩图片推荐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