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教小店销售榜
时间:2006年03月17日 11:16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4988次
 


在美国保健品专卖店“维生素世界”里,各种保健产品琳琅满目

  在纽约曼哈顿的GNC保健品连锁店里,一位金发少女缠着妈妈要买一瓶“女性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剂”。记者不解地问那位母亲:“年轻女孩也吃这种东西吗?”母亲笑着说,自己全家都在吃维生素等保健品。

  在朋友托尼家里,记者对保健品同样印象深刻。每次饭后,他都要将一大把红红绿绿的保健品丢进嘴里,数量之多让记者吃惊。

  近年来,保健品在中国日益风行,在美国,它也早就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上面两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是,随着保健品工业的兴旺,一些不法行为开始出现。中国消费者对某些保健品的虚假宣传感到气愤,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而在美国,有的保健品企业同样没有那么“老实”,他们又是怎么管理的呢?

  美国人爱吃保健品

  要谈美国保健品的问题,首先要看看它有多么“深入人心”。2005年,美国保健品的销售额为80亿—200亿美元,而美国人去年花在处方药上的钱也不过1000亿美元,可见其市场之庞大。前不久,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进行了调查,发现有43%的美国人服用多种维生素,而服用其他保健品的人也多达21%。美国人吃得最多的保健品是维生素C(17%)、维生素E(15.7%)和大蒜素(8.7%)。在长岛一家著名的连锁专卖店“维生素世界”,年轻的经理斯考特告诉记者,买维生素C和钙片的顾客最多,减肥产品也是热销货,20%的顾客偏爱鱼油产品。他说,自己每天饭后都要服用多达9种保健品,除了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有一种帮助精神系统的产品。

  美国到底有多少种保健品?在所能查到的资料中,有的居然声称多达50万种。仅就记者在保健品专卖店所见,罗列的品种就不下数千种。而且,新的保健品也是层出不穷。另外,在美国,人们除了到专卖店、药店、购物中心采购保健品外,还可以邮购和网上购买。

  说到保健品的风行,主要原因还是美国人对健康的担忧。调查发现,作为全球最富裕国家,美国人的健康水平却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保健品越来越受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保健品市场也挺乱

  在美国,保健品叫作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根据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的《膳食补充剂健康和教育法令》,其定义为:一种口服产品,含有补充膳食的营养成分。以前,从维生素、矿物质、草药等植物制剂、氨基酸到自来水过滤器、大型健身器材都算保健品。1994年,器械等产品被归为普通商品,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而保健品则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进行管理。

  近十年来,随着“天然”概念的流行,美国的保健品纷纷打出“自然”招牌,各种各样的产品大行其道,特别是那些抗衰老和减肥产品。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一些乱象也因此产生。记者了解到,美国的保健品生产厂家,有些是知名企业,而只租用一个小房间出售进口产品的也不少见,还有很多保健品企业根本没有研发做后盾。另外,美国的很多保健品通过网络直销,存在不少虚假宣传的现象。

  据记者掌握的数据,去年FDA处理违规产品的“执行报告”中,与保健品有关的达30多例,大部分是因为产品含处方药成分。2002年4月到2005年年底,FDA发出了121封警告信,其中有54封是关于保健品的。

  虽然保健品市场并不是很“干净”,但是,美国人自有管理办法。除了必要的卫生安全要求,对于保健品中至关重要的成分、宣传、标签,FDA都有严格的监管机制。

  随时监控成分副作用

  首先,美国对保健品的副作用盯得很紧。一种产品哪怕卖得再火、知名度再高,只要有问题,就得“下课”。麻黄碱减肥产品就是一个例子。

  在美国,麻黄碱减肥产品曾风行一时,被很多年轻人当作减肥佳品。1997年,生产或推销麻黄碱减肥产品的公司一度多达56个。当时,FDA在审阅麻黄碱副作用报告(其中包括估算的每年40宗死亡个案)及1995年的专家评价时就建议在标签上加入警告文字,连续服用不要超过7天。但由于证据不足,这个建议未被采纳。到1999年,麻黄碱减肥产品的使用者已超过1200万。但是,陆续有1万多名消费者投诉麻黄碱减肥产品使他们本人或亲人休克、中风甚至死亡。终于,2003年2月,美国职业棒球投手史蒂夫·贝齐勒在服用含麻黄碱的减肥产品后死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年12月30日,FDA宣告计划取缔含有麻黄碱的减肥产品,并于2004年2月6日发出取缔通告。

  宣传绝对不能说疗效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最头痛的就是保健品的不实宣传。对于这一点,美国人管得非常严,绝对不让乱说一个字。

  2005年4月,FDA给“大美国产品有限公司”发了一封警告信,其中一一列举了该公司的所有21种产品,然后指出这些产品的广告宣传中所陈述的“蜜蜂花粉有自然的抗生作用”、“蜂皇浆有降低血脂,提高低浓度血脂/高浓度血脂比例的作用”等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下令该公司必须在15天内提交整改措施。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对这样的宣传口号恐怕早就习以为常了,但在美国,它们却吃了闭门羹,原因就是拿不出科学证据。实际上,美国保健品是严禁宣传医疗效果的;不但如此,保健品生产商在进行正常宣传时也是“谨小慎微”,“经常使用或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什么问题”、“在何种情况下请咨询医生意见”等内容随时都能见到。就连保健品专卖店在售卖保健品时,也不会向顾客宣传它对什么病有好处,主要靠顾客自己通过说明书判断。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还是在于管得严。一旦说过了头或者该说的没说到,就会被视为欺骗行为。在麻黄碱事件中就有两家公司被指控用“100%安全”、“完全安全”、“没有副作用”等语句欺骗消费者,被罚了37万美元。

  正因为严格的宣传限制,美国人对保健品的概念很明确,认为它们起的是补充营养成分、调理机体、保持健康的作用,没有人把它们当作治病的药来使用。

  标签上不许隐瞒成分

  标签是老百姓选购保健品时最直接的参考,为此,FDA下了很大力气来管理标签。

  记者了解到,除了名称、厂家等常规项目,美国保健品的标签上有3种功效说明:营养含量、疾病、营养支持。营养含量是指保健品所含成分,必须全部标出,无论标多了还是标少了,一旦发现,立即视为造假,厂商可能面临被清除出市场的惩罚;而且,要打出高钙、富含维生素等口号,FDA也有含量标准,绝对不让厂家自诩某成分属于高含量。疾病说明是指某种成分与某种疾病的关系,如缺钙和骨质疏松相关;但这种关系必须能在权威部门那里找到实实在在的论证结果,绝对不能自己编。营养支持是指标明缺乏某种成分与某种疾病发病率的关系,如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症,这种标注也必须“有案可查”,同时要标出缺乏该营养成分导致某种疾病在美国的发病情况,好让消费者参考。除了这些内容,保健品如果直接说自己能诊断、防治疾病,那么它已经到了被处罚甚至取缔的边缘。

  美国人还在反思

  虽然美国对保健品有完备的监管机制,但是,美国人仍然在不断检讨反思存在哪些管理漏洞。

  麻黄碱事件发生后,有专家指出,在处理麻黄碱的过程中反映出了政府立法不力,没有赋予FDA有效的保健品管理权力。《美国医学协会期刊》2003年3月的评论认为,正是因为保健品的行销不需要批准,而且不受药物管制,FDA对保健品的权力有限,所以只能等到问题出现后才能管理。以麻黄碱事件为例,从FDA第一次注意到麻黄碱的副作用到进行取缔,竟然花了7年时间。《美国医学协会期刊》认为,虽然条例规定保健品不能宣称有“疗效”,但是几乎所有保健品都宣称有“功能性”效果。比如说,麻黄碱的确有生物作用,但也有强烈副作用;如果允许厂家只宣传它的好处,这无疑是欺骗大众。

  另外,美国人也在反思对待保健品的态度。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营养教育主任波尔克认为:健康而均衡的饮食,比吃任何保健品都来得有效。保健品营养成分再丰富,也比不过天然食品中所含的数千种营养元素。服用保健品,主要还是对一些营养不良的人有帮助。

责任编辑:佚名
精彩图片推荐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