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教小店销售榜
时间:2018年08月09日 15:05 标签: 水果 蛋白质 牛奶 来源: 本站原创 查看: 3851次

我想你一定在家族微信群看到过七大姑八大姨转发过类似的——

或者——

......再次为无良商家抓的噱头感到扶额。

今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酸碱性食物以及酸碱性体质以及怎么给七大姑八大姨安全的辟谣。

先来科普一下PH,PH值是以0—14为标度的,其中7是中性的,低于7的物质为酸性高于7的物质为碱性,化学不及格的也应该都很熟悉了~

食物本身的酸性碱性,代谢后的酸性碱性傻傻分不清楚?

如果说要把食物分成酸性碱性,那根据方法来说是真的很杂。可能大多数人提起酸碱性食物,首先都会按照它的味道来分。一提起“酸”,人们就会联想到“酸味”。

比如问问你,柠檬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

“当然是酸性了,它那么酸!”

按味道来分,那它倒的确是酸性食物....

如果非要以味道来划分的话,几乎所有的水果都是酸性食物。即使是最甜的西瓜,ph也在5.2 - 5.8之间,最酸的柠檬ph只在2.2 - 2.4 。

同时像牛奶,猪牛羊肉之类的则趋于中性。动物在宰杀之前的pH 通常是 7.1,宰杀之后,肉类中的糖类转化为乳酸,PH值降低。 通常牛肉的PH值到5.4 和 5.7之间需要18-24 小时,而在放久了腐败的时候,蛋白质分解,产生胺类物质,PH又会逐渐上升趋于碱性。

对于测定食物本身的酸碱性,往往是按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的灰分的化学成分而定的。

燃烧后主要含有磷、硫、氣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它就是酸性食物。

比如畜、禽肉类、 鱼虾类、 蛋类、谷类以及硬果中的花生、 核桃、 榛子等

燃烧后主要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就是碱性食物了。比如各种蔬菜、水果、 豆类、奶类以及硬果中的杏化和栗子等。

但是即使如此!食物口感的酸碱性和在体内代谢的成酸性成碱性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

毕竟食物只有吃进去被消化了,才能影响到我们的“体质”啊,所以我们该看的应该是食物在体内被代谢之后的性质。

这就涉及到人体非常复杂的代谢机制,一种食物被吃进去,消化,吸收,利用时还会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中性的,食物本身可以说已经面目全非了,它妈都认不出来。

如果按食物代谢之后的酸碱性这一层次来说,

如果食物代谢之后,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那么就称为「成酸性食品」。

比如肉、蛋、鱼、动物脂肪、植物油、糖类甜食等

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Ca)、镁(Mg)、钾(K)、钠(Na)等阳离子,那么就称为「成碱性食品」。

比如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比如还是说柠檬,它不仅不是酸性,而且是成碱性的啦。

让柠檬尝起来很酸的柠檬酸。进入人体之后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从鼻子呼出去之后,它就没什么酸性了。

而柠檬富含钾,这个钾留在体内,以金属阳离子的形式,还可以结合过多的酸根离子。

醋的pH只有3,是酸性。但它的醋酸代谢后也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们都是成碱性食物。

所以你看,吃上去酸酸的柑橘,柠檬甚至是醋,都是碱性食品。

总之,不要把食物燃烧后的灰灰的酸碱性质和在人体里代谢后产物的酸碱性质混为一谈,更别说和味道酸不酸联系在一起了。它们完全是风水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食物的酸碱性和酸性体质有什么关系?

这个才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了,就算会判断食物本身的酸碱性还是代谢后的酸碱性,那这些东西吃进去会怎么影响我的“体质”呢?

可以放心的告诉你,只要你还好好活着,就完全不会影响

1930年代就有学术论文探讨过此事。橘子、牛奶、香蕉都是典型的“碱性食品”,一次性地分别喝下一升橘子汁或者牛奶,或者吃下一斤香蕉,没有观察到血液pH值发生变化。而吃下近一斤肉,四位实验者中有三位的血液pH值没有发生变化,另一位发生的些许变化也很快恢复了。

因为人体内的酸性和碱性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在健康的状况下,我们的血液的PH值恒定维持于7 .35~ 7.45范围内。所以我们身体通常呈现弱碱性。

即使我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摄入和产生酸性或碱性的食物,正常情况下,酸碱物质在体内的浓度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体会对其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以保持血液的PH值恒定在弱碱性范围。毕竟,我们的血液是一种强大的缓冲溶液啊~

比如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送到血液中形成碳酸,但人体可以通过呼吸不停地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如果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在血液中累积,有可能让血液变酸性,这时,钙会从骨质中释放出来中和它们。(所以如果肉吃太多还真容易骨质疏松)

......

但是如果哪怕只是血液ph值稍微变化了一点儿...我们也就没办法好好活着了。

在北京卫视的一期节目中,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医师陈嘉林说“如果血液的PH值低于7.35.那就酸中毒了。如果高于7.45,那就碱中毒了。”

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除非糖尿病导致的酮酸症中毒,或者是患了尿毒症等某种疾病,如腹泻、肾衰竭、脱水等才会出现。换言之,是先得了病,才导致了酸中毒,而不是酸性体质会引起疾病....

所以,光靠吃点“酸性食物”就能变成酸性体质,是真的完全扯淡。

为什么酸碱体质的伪科学能站这么久?

这个原因,有点像耍流氓....就像是夏天很热,游泳的人很多,所以溺水的人自然也多了,同时夏天买冰淇淋的人也很多,成正比关系了,那能说吃冰淇淋会导致溺水吗??

酸碱体质伪科学之所以能站这么久,看看“酸碱体质说”列出的酸性食物吧:

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乳酪、白糖做的西点...

这些食物几乎都是高蛋白、高热量,高GI食物,过量食用的危害当然显而易见啊。

而碱性食物基本都是:

苹果、卷心菜、马铃薯、海带、胡萝卜、豆腐、茶叶、黄瓜、番茄.....

让我们身体健康的不是因为这些食物是碱性食物,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富含的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营养物质。只是因为这些食物本来就很健康才对人体有好处,不关酸碱性啥事

酸碱性,说白了只是个蹭大腿的噱头。

“成碱性”的蔬菜水果固然要多吃,但也不能就戒了鱼肉蛋奶这些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比起过度关心这些食物的所谓酸碱性,不如多遵守遵守平衡膳食宝塔,雨露均沾的均衡饮食比什么理论都强~

责任编辑:健网
精彩图片推荐
精彩文章推荐